人民网长沙12月5日电初冬时节,踏访益阳沅江市黄茅洲镇。在这里,传统种养渐成历史,已注入文创、休闲、旅游等元素,焕发生机;在这里,乡村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成为了城里人心仪向往的后花园……
走进黄茅洲镇任意一处乡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季节变化带给人的视觉享受,更可以从产业、环保、乡风等方面的发展窥见文明村镇的幸福未来。
“特”战略“优”发展乡村振兴迈出新路子
锁定乡村振兴持续发力,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走在黄茅洲镇民心村,一条条村道和产业路蜿蜒曲折,阡陌纵横的水泥公路通村达户,道路两边视野范围内成片成片的特色种植。如今,该村打造的民心田园综合体内有四家经营主体,园区总面积达亩,其概念性详规和建筑性详规分别由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徐飞雄和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专业团队编制,经过近三年的宣传打造,园区已经颇具人气,基础设施已大幅完善。
来到黄茅洲镇红旗村,该村“桔海渔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引进优质工商资本沅江市澳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园区已经流转土地亩,并在原有基础上引进了广西、四川等地优质水果品种和种植技术。如今村里建成了余平方米的智能育苗大棚,自动化连栋大棚和高标准温室大棚各平方米,水产品养殖塘堰亩。
走进黄茅洲镇群红村“沅江大米”优质原料核心基地,该基地与湖南天下洞庭粮油集团达成合作,种植面积0余亩,企业将从选种到收购等各个环节提供一流技术支持与服务,核心基地及运输通道等周边基础设施都在加快完善中。
近年来,黄茅洲镇不断强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对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加快现代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园区化建设,围绕产业现状优势,正全力建设打造以优质稻、蔬菜、水果、苗木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集合体。
“老”村镇“新”气象人居环境整出新模样
“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满地,鸡鸭满村跑,垃圾满天飞……”这曾是黄茅洲镇乡村的真实写照,而眼下的乡村,却让人耳目一新。
踩着平坦的通村硬化路,走进黄茅洲镇民心村,目光所及之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居民房,门前除了统一规划的绿植种植区外,还放置了垃圾收集桶。
“现在村子特别干净,短短几年时间,这里完全变了样,我们的居住环境一点也不比市里差。”谈起村里近年来的“颜值”改变,60岁的民心村村民刘大爷深有感触地说道。
从村容村貌一度脏乱差,到如今的生态宜居,民心村面貌焕然一新。这是黄茅洲镇从源头治污,大力整治环境“顽疾”的成效。
近年来,黄茅洲镇以省级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精准发力、因地制宜、全民动员,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工作格局,助推形成了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功能完善、宜业宜居的人居环境。
乡容乡貌的改善,同样离不开群众素质的整体提高。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黄茅洲镇居民们从旁观者逐渐变为参与者,努力改变自身陋习,不再随意丢弃垃圾、乱堆乱放杂物,将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庭院真正转化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共同努力为人居环境换“新装”。
“小”变化“大”幸福乡风文明绘出新生活
推动基层治理,乡风文明是一个小切口。近年来,黄茅洲镇根植于基层沃土,巧用村规民约,化解基层纠纷,提升村民素养,激发内生动力,以乡风文明推动基层治理见成效,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比如别人送你元,你还礼元,来来回回,人情开支压力很大。”说起过去村里“人情大于山”,群红村村民杨大哥苦不堪言。
年底,群红村在黄茅洲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根据村民自治原则,经过村民议事,成立了群红村红白理事会。红包怎么给?礼金送多少?红白理事会一成立,率先对村里愈演愈烈的大操大办、人情攀比风开刀。
“这样一来,大家都轻松多了。”杨大哥说,现在礼金压力小了,大家都少了一桩烦心事。
为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黄茅洲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中的阵地作用,对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和活动资源进行整合,因地制宜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6个。
年以来,该镇为五保老人、残疾人、烈军属、困难老党员等特殊群体,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举办送农技下乡科普活动,送医下乡义诊活动等。与此同时,该镇常态化开展“卫生清洁户”“最美庭院”绿色志愿服务,由青年志愿者、爱心人士带头践行做文明倡导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全面提升村民文明素质,整治村落环境,努力把辖区内的16个行政村(社区)建设成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群众满意的文明村居。
乡村振兴展宏图,美丽新景入眼来。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以文明创建作底,秀美黄茅洲镇的新农村画卷正在洞庭湖畔徐徐展开。(周娟)
(责编:李淑静、唐李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