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张学良关押郴州,偶遇旧部向他敬礼,吓得特
TUhjnbcbe - 2024/9/15 1:13:00

张学良

张学良年过百岁时被尊称为世纪老人,但他更为人所知的称呼还是“少帅”。

这称呼伴随张学良一生,也代表着他的“根”、他的功绩和他的盖棺定论。

张学良晚年接受洗礼成了教徒,但在他波澜壮阔的前半生,其实机缘巧合当过一天“跳墙和尚”。

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缘分,有三座寺庙宛如宿命坐标,成为张学良“少帅”生涯里三个重要的节点。

张学良晚年

这三座寺庙就是东北的无名寺、河北的大觉寺和湖南的凤凰寺。

无名寺并非叫无名,只是因为庙小地偏,没留下个正经的名号。

张学良出生时体弱多病,因为他是张作霖刀口舔血多年才生下的长子,所以张作霖不但没有嫌弃儿子身体羸弱,反倒是宠爱异常。

张作霖亲自给张学良起了乳名叫“双喜”,意为儿子的出生是他人生的双喜临门(另一“喜”是他战场得意,权势日隆)。

年轻时的张作霖

即使军务繁忙,张作霖也从未忽视张学良的成长,可张学良直到三岁都还是病歪歪的,不但看起来有夭折之相,而且引来别有用心的谣言。

此时张作霖接受清廷招抚不久,刚从土匪洗白成朝廷武官,手握兵权黑白两道通吃,风光无限。

他的政敌不敢明面上触其锋芒,只能在背后嚼舌头,张作霖子嗣不丰,张学良体弱多病,都成了流言攻击的目标。

年轻时的张作霖

有的说张作霖是杀戮太过,手上沾的鲜血太多,老天爷要让他断子绝孙。

有的说张学良天生命硬,不但是个病秧子,还克父克母克手足。

那个年代迷信盛行,即使受过教育的人也很多盲信于这些虚无缥缈的无稽之谈,何况张作霖这样大字不识一筐的半文盲。

这些关于命运的判词,让张作霖心虚又胆寒,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迁怒于儿子,反倒是更加费心费力的求医问药、寻访高人。

张作霖和子女们

张作霖不仅要给儿子治好身体,还要给儿子改命。

功夫不负有心人,更何况还有高额赏金,没过多久张作霖就得知附近八角台有座寺庙,里面有隐居的高僧道行非常。

张作霖立刻带着小双喜前往求助,希望可以化解儿子的厄运。

庙里的老和尚给双喜批了八字,沉吟良久对张作霖说:“这孩子确实命硬。”

张作霖如坠冰窟,顿时就失了神,可随后又被老和尚一句话招了回来。

“虽然命硬,但也不是不能化解。”

“求大师指点啊!”张作霖大喜。

张学良和自己的七个弟弟

“让小少爷舍了双喜这个名字,做个跳墙和尚,老衲再做法,大概可无忧矣。”

之后老和尚剪了个纸人,在上面写上张学良的生辰八字和双喜二字,焚于佛前,一套仪式下来,算是做法完成。

张作霖奉上不菲的供奉,老和尚满意的让他们离开,张作霖还有点不放心,问道:“双喜舍在这里,以后这孩子该怎么称呼?”

张学良和两个弟弟张学铭张学曾

老和尚挥挥手:“出得山门,第一句听到什么称呼,他就叫什么。”

张作霖半忧半喜地抱着儿子出门,走出没多久,听到一个女人喊道:“小六子,回家吃饭。”

张作霖便决定从此叫儿子“小六子”,对这番奇遇,九十年后张学良还有些后怕:“幸亏没遇到人喊‘王八蛋’。”

也不知那老和尚真是得道高人,还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自那之后,张学良的身体竟然真的越来越好,从病秧子变成健康的孩子。

张作霖的事业更是一日千里,从小小的招安土匪成为“东北王”,子女方面也人丁兴旺,最后有八个儿子六个女儿。

无论后来又生了多少孩子,张作霖最宠爱看重的永远是长子张学良,“小六子”这个寄托了父爱和期盼的称呼也一直是父子俩之间的爱称。

张学良和家人

第一座寺庙给了张学良最出名的昵称“小六子”,也是张家父子深厚亲情的旁证,张学良正是因这份亲情,成为少帅,走上时代大舞台。

第二座见证张学良人生大事的寺庙,是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城北横山的大觉寺。

年张家统治的奉系军如日中天,不但牢牢控制着东北、内蒙,而且趁着中原军阀混战的空档,提兵入关,控制了京津、河北。

张氏父子的强势,不但让当时割据四方的地方军阀如芒在背,更是让野心勃勃的日本人坐立不安。

日本人早就有侵略东北的野心,但老谋深算的张作霖一边对他们虚与委蛇一边却又坚定的保持着底线,让日本人的谋划很难得手。

日本人盘算多时后决定干掉张作霖,他们深信东北的抵抗,将随着张作霖的死亡灰飞烟灭。

河北大觉寺张学良东北易帜纪念地

于是年6月4日,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车站被日本人设计暗杀。

日本人对计划成功狂喜不已,以为东北会瞬间大乱,但他们显然低估了张学良。

张学良当时正驻扎在北京,听闻张作霖出事后,秘不发丧,收拢部队撤回关外。

奉系的核心部队撤至滦县时,张学良却突然脱离大队,带着亲卫去了横山大觉寺。

大觉寺在元代便已经是北地闻名的佛门古刹,历史悠久,清净庄严,寺庙周围因地形而生的一笼水烟浩渺,仿佛人间仙境。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栖身于古刹静室,不是为了逃避,而是要找一个清静地方,仔细分析情报和考虑未来。

一封封电报从沈阳、奉天、北京等处雪片般送进大觉寺,张学良通过大量情报,分析出杀害张作霖的就是日本人。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但张学良也知道自己无力和日本人对抗。

现在不仅是父亲被杀害,下一步日本人必然是正式撕破脸,要侵略东北了。

张学良握着电报悲不可遏,为他遮风挡雨了27年的父亲不在了,他不但身背杀父之仇,还有守土之责。

可他真的能做到吗?张学良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不禁潸然泪下。

张学良

他对送电报的机要秘书说道:“东北一隅,不足以抵抗日本一国。”

“只有国家统一,才有希望转弱为强,否则豆剖瓜分的局面终难幸免。”

为自己遮蔽风雨的大树倒了,张学良也因此真正看清了日本人的凶残疯狂,他忍着丧父之痛,意识到国家的危难更甚于家仇。

在大觉寺长住11天后,张学良留下一首五言诗:

“世事仁者觉,幸有大觉名,天意何愦愦,人心自明明。”

半年后,张学良通电全国东北易帜,为了抵抗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和步步紧逼,张学良选择促进山河统一,共抵外侮。

从此之后抗日的决心和爱国之情,就与血海深仇一起融入了张学良的血脉。

张学良

在大觉寺,张学良醒悟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从此告别那个最爱吃喝玩乐、醉心花天酒地的“少帅”,踏上使命之路。

而凤凰寺,正在前面不远处等待着他。

凤凰寺,位于湖南怀化的凤凰山,和前两座寺庙那蜻蜓点水般的交集不同,张学良在这里待的时间最久,身份也最特殊。

张学良是年10月走进凤凰寺的,此时距离他在大觉寺决心东北易帜统一抗日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

十年时间让张学良从意气风发的27岁少帅,变成了一个面容憔悴、神色凄楚的阶下囚。

张学良

十年时间也让日寇从步步蚕食到大举进攻,神州大半已经沦陷于倭奴之手。

张学良在张作霖被杀后的忧虑确实发生了,年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武力侵占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代表着日寇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东北军首当其冲,但因为实力悬殊,很快就败退关内。

张学良因此成了败军之将,一身的骂名。

可更让他苦闷的是退到关内后,蒋介石既不支持他反攻,也不支持他抵抗,反倒是用“切香肠”的方式把他麾下的东北军逐步瓦解。

左张学良,右杨虎城

到了年,张学良和东北军残部已经被调派至陌生的西北,驻扎在西安,远离抗日战场,成了对抗延安和红军的一道屏障。

这八年的遭遇让张学良又醒悟了一次,他意识到自己当年促进国家统一的大方向虽然没错,但显然所托非人。

蒋介石虽然以继承孙中山遗愿的名义获得了国民政府的控制权,本人也有一定能力,但他却不是在国家危亡时刻能肩负救国使命的人。

与日本人有杀父之仇、丧土之恨的张学良明白,日本人对中国的野心是亡国灭种,如果不拼尽全力阻止,那么华夏民族将不复存在。

左一张学良,左二于凤至,右二宋美龄,右一蒋介石

救亡图存,抵抗侵略,是每个中国人的使命。

可他曾经寄予厚望的蒋介石,显然欠缺或者故意忽视这种使命。

张学良已经因日本人失去了父亲、家乡,他绝不接受再失去祖国。

于是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毅然实施“兵谏”。

两位将军率领部下扣留了逼迫他们打内战的蒋介石,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抗日。

最终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张学良

张学良杨虎城等人的努力,成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必要前提,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立下大功。

可恼羞成怒的蒋介石也把雷霆怒火倾泻在他们头上。

西安事变过去没多久,杨虎城就被蒋介石直接杀害,张学良则在诱骗下进入了牢笼。

东北军虽然被蒋介石软刀子挖墙脚了好几年,但此时在民国各路武装力量中,依然算是豪强势力。

张作霖给儿子留下的深厚家底,再次救了张学良的命。

蒋介石敢直接毁诺,不顾非议杀死杨虎城,对“兵谏”中出力更多的张学良却只敢软禁起来。

张学良

原因无他,如果杀死张学良,东北军不知多少部队会就地哗变。

所以蒋介石只能限制张学良自由,算是一种变相的挟天子令诸侯。

好笑的是由于蒋介石前期把东北军分割成小块,塞到全国各地不同地方驻扎,导致他为了软禁张学良要花几倍的力气。

因为张学良在东北军中威望极高,如果驻扎在附近的东北军知道他关押在何处,很有可能会把他救走。

于是张学良在全国各地不停地迁移,年被关进凤凰寺,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左张学良,右蒋介石

原来张学良之前关押在郴州时,偶遇一个正在当地驻防的东北军旧部,对方一看到他,便怀着敬意向他敬礼。

张学良感怀老部下的念旧,看守他的军统特务们却吓坏了,忙不迭把他和原配于凤至送进了湖南沅江凤凰山内一座已显破败的古寺里。

虽然为了掩人耳目和减少外界舆论,军统特务们特意把寺庙的生活空间整修了一番,但监牢就是监牢,装饰得再华丽也骗不了人。

更何况山中阴冷潮湿,房屋年久失修,张学良和于凤至吃了不少苦头,于凤至的身体更是在此耗损太大乃至于后来病情恶化差点丧命。

张学良在凤凰寺的卧房

不过于凤至更担心的还是张学良,此时张学良被囚禁了将近两年,他的傲骨和心气还远未消磨,反倒是因为被骗肝火正旺。

张学良要求了解抗日的进度,特务当然不会给他看正式的军事情报,但给他搞来了各种报纸。

可因为凤凰寺太偏僻了,报纸要隔十几天才能送来一批。

左一张学良,左二宋霭龄,中间于凤至,右二宋美龄,右一蒋介石

张学良如饥似渴的读报,不过每次读完,心情都更加沮丧,因为上面的消息十有八九都是丧权失地的噩耗。

看着节节败退的局面,张学良气得牙齿咬得咯吱咯吱响,茶不思饭不想。

他不断和于凤至、陪他一起被关押的参谋以及偶尔来访的国民党大员说,他想抗日,算他戴罪立功也罢,算他将功折罪也好,想上战场。

于凤至对此十分忧心,她不是那种没见过世面的家庭妇女,而是张学良强有力的贤内助。

于凤至和宋霭龄宋美龄姐妹私交甚笃,张学良被囚禁后,也是她亲自说服宋子文宋美龄给张学良争取了诸多待遇。

于凤至深知蒋介石绝对不会放虎归山,让张学良回到军队和战场,她深怕张学良现在的要求激起蒋介石的疑心,害了他的性命。

张学良

于凤至想尽办法转移张学良的注意力,陪丈夫打网球、改造房屋、爬山钓鱼,期望用闲情逸致来缓解张学良的忧心和压力。

不过于凤至很快就发现效果不大,张学良正值壮年,精力旺盛,只有为国仇家恨奔波才能填满他的身心。

此时被幽禁在深山古刹里,雄心壮志全闷在心中,时间长了,张学良的身体非出问题不可。

张学良在凤凰寺的雕像

于凤至转变思路,既然不能让丈夫忘情于山水,那就提醒他要更彻底的忧国忧民。

报纸上的消息虽然延迟,但规模较大的战报还是写得很清楚,哪路部队打了胜仗,哪个孬种当了叛徒,有名有姓都记在报纸上。

张学良经常在里面发现自己熟悉的名字,当年东北军里的老部下,不是为国征战拼杀在抗日一线,就是抵挡不能强敌和诱惑投降于阵前。

对于立功的,张学良都兴奋地写信去夸奖,对于叛变的,张学良也写成洋洋千言寄过去痛骂。

张学良每天都写好几封信,灵感来时会写个通宵达旦。

于凤至既欣慰他终于有了新的寄托,又担心他过于劳累,听到她的劝说张学良苦笑一声:

“别人都在前方流血牺牲,我只是以笔代枪抗日,又有啥辛苦的。”

张学良反复研读的报纸上不只有军事方面的消息,民生方面的新闻也让张学良第一次意识到乱世中平民老百姓的疾苦。

张学良从小在张作霖的羽翼下长大,16岁直接成了奉军中的高级军官,一辈子高高在上,从不知百姓艰难。

囚禁生涯让张学良从特权阶级的迷梦里苏醒,让他看到了时代大潮中挣扎的民众。

张学良在凤凰寺的纪念馆

年7月,凤凰山所在的沅江流域爆发洪灾,灾情严重到凤凰寺所在的深山都受到了影响。

如果是在囚禁之前,遇到天灾,张学良必然已经先一步撤到安全区域内,所以从不知灾情中的普通人是怎样的。

这一次他避无可避,亲眼目睹了老百姓简陋的房屋撑不住洪水一击,人在激流中挣扎不了几下就不见了踪影。

普通民众在天灾人祸中的无能为力深深震撼了张学良,他无视特务的监视和限制,反客为主,集合警卫看守,组织救灾。

“大水无情,好多百姓都被水淹了,诸位穿衣吃粮,靠的都是百姓辛苦,现在百姓有难,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警卫们也非铁石心肠,看着山下惨状早就心有不忍,只是职责所在,他们不敢擅离职守,张学良的一番鼓舞正说到他们心中。

张学良从小就在队伍里长大,对他们的心理驾轻就熟,看到士气和心态都已经偏向自己后趁热打铁:

“你们赶快去救人,凡是救起一个人,赏大银五块,我立刻兑现。”

救人大义加上重赏打消了警卫们所有的疑虑,立刻全体冲下去救人,连看管任务也丢在脑后。

负责此地的特务也佩服张学良的做法,反正闹了洪水,张学良没办法逃跑,便对他组织救灾听之任之。

警卫们救了不少人,得到帮助的老百姓听说了凤凰寺中的“大贵人”是他们的恩人,当场就向着凤凰寺的方向磕头谢恩。

所有人都感恩戴德,只有张学良更加难过。

“我只是做了自己能做的一点事他们就这么感激,可见平常没人关照他们,过得不知多难……”

张学良在凤凰寺待了一年多,直到日本侵略军进犯湖南,他便又被押往新的监禁之所。

在凤凰寺,张学良放弃了对蒋介石的最后一丝幻想,他意识到蒋介石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在个人恩怨面前,抗日大义也不值一提。

在凤凰寺,张学良完成了“少帅”的最后职责,将失土的悔恨和抗日的热血,通过手中的笔传达给前线的旧部,鼓舞他们坚持抗战。

在凤凰寺,张学良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生命的升华,他亲眼目睹了百姓之难民众之苦,震撼之中组织救灾,拯救了若干生命。

张学良离开凤凰寺时知道他的监禁生涯还未结束,却也没想到这样的囚徒生涯还会持续半个多世纪。

东北的无名寺、河北的大觉寺、湖南的凤凰寺,从此都成了张学良梦境中的风景,再也无缘一会。

年,张学良恢复人身自由,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病逝,享年岁。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学良关押郴州,偶遇旧部向他敬礼,吓得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