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湖湘地理吃芦苇长大的沅江芦菇,敢为天
TUhjnbcbe - 2024/7/1 18:00:00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暮春的雨季一介入,南洞庭湖的春天便蒙上一层氤氲水汽,这正是芦菇出场的最佳时候。作为“鱼米之乡”的洞庭湖,春天是从不缺鲜滋味的,除了水里的鱼虾,还有田间地头的野味,甚至芦苇荡里藜蒿过季,有野芹菜,继而有芦笋接力。但它们谁也比不过后起之秀的沅江芦菇。这种“吃”芦苇长大的芦苇菇,既有着洞庭水乡独有的细腻滑嫩,还天生沾染芦苇本身的清香味,它的鲜简直可以纵横“江湖”。

沅江胭脂湖曾留下范蠡和西施的传说,因西施遗落胭脂而得名。

洞庭湖百万亩芦苇都是芦菇的养料

沅江位于南洞庭湖,是座水城,它被“江湖”包围,形成“三分垸田三分洲,三分水面一分丘”的地理格局。独特的水域环境下,不仅产鱼虾,也特产芦苇。多年来,这里除了野生芦苇,沅江人还大面积种植芦苇,如今整个南洞庭湖湿地,芦苇面积已有近百万亩。其中沅江市芦苇面积达到45万亩,约占洞庭湖区芦苇总面积的40%,芦苇年产量约35万吨,是名副其实的“芦苇之乡”。

芦苇是湖区人们的日常,它是一日三餐的柴火,芦苇还用来造纸。但近年来,我国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为避免造纸污染,湖南引导洞庭湖区造纸产能退出,芦苇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价值,几乎废弃在湖洲之上。

看过电视剧《山海情》的都知道,剧中马得宝在西北金滩村尝试种蘑菇成了当地首富。在沅江,用芦苇种蘑菇也是一次冒险尝试。在漉湖芦苇场生活、工作30多年的石跃龙,发现当地人一到雨季过后就去芦苇荡中捡野生菌。其中春生田头菇、胶状鳞伞就喜好在腐烂的芦苇中生长,而且芦苇腐烂越多,它们长得越茂盛。年,他从芦苇地里采了五六种野生菇,送到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和湖南农业大学进行鉴定和营养成果分析,看它们是否可驯化栽培。意外发现胶状鳞伞、春生田头菇、大球盖菇这三个优势品种,不仅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且可以驯化。于是,在当地政企联动下,通过两年制种与栽培,于年下半年,这三种菇人工栽培成功。年下半年,他们在沅江市胭脂湖附近正式栽培亩产。在沅江,这类食用菌并不叫蘑菇,它们有统一的名字——沅江芦菇,是在芦苇基质上种出来的。

驯化的芦菇仍然保持一些自然天性,它的生长期需要潮湿温热的环境,收获期又要求昼夜温差大,同时要满足热量和水分稳定适中。被水包围的沅江是芦菇理想的生长地。它处在北纬28℃到29℃之间,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又因为境内“江湖”纵横,形成独特的湖区气候。这里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气候温和,尤其多雾天。每年四月中旬谷雨后,气候足够潮湿温热,芦菇便陆续破土而出。

和种食用菌闻名的福建、上海、山东等地不一样,沅江人就地取材,用野生芦苇发酵做基质来栽培芦菇。野生的芦苇经过碎化、发酵制成基质土,不仅没有农药残留、绿色环保,而且成本低,是芦菇理想的天然养料。芦苇基质保留芦苇本身的营养成分,用它种出来的芦菇自带芦苇的清香味。

沅江胭脂湖,种植户王婷采摘朵朵芦菇。朵朵芦菇一破土就是一丛丛一簇簇连成片,像一座座金色城堡。
  
   组图/记者金林

沅江芦菇天性较“野”

沅江芦菇的“出圈”,打破了中国食用菌界常规种植的36种食用菌记录。如今,沅江芦菇中的春生田头菇,胶状鳞伞也在这份名录里拥有姓名。

沅江芦菇种植,不仅种当地驯化出来的特色种胶状膦伞菌、春生田头菇、野生大球盖菇,还引进羊肚菌、黑皮鸡枞等5个高端品种。但这些沅江芦菇天性较“野”,要让它们熨帖,需要给它们找到仿野生环境的地方“安家”。根据不同芦菇的喜好,沅江境内的野地、菜土、废弃仓库、工厂、闲置房、大棚等都成了它们的“家”。

胶状鳞伞被驯化前是芦苇丛中的野生菌,春夏之交,雨季过后长在腐烂的芦苇中,这是湖区人们常捡的野菌子。它们在野生环境下长势越好,人工培植时就对生长环境越严苛。胶状鳞伞只能在温度为18℃左右,湿度为90%左右的环境中生长。为了满足它们的生长需要,沅江人一开始在简易大棚里用芦苇基质给它们做出仿野生的环境。大棚里像种菜般垄沟,铺上发酵完全的芦苇基质,且保持充足的水分。4月初,在胭脂湖芦菇基地,走进朵朵芦菇种植棚,一垄垄芦菇正破土而出。大棚里除了没有仿照出芦苇荡周边生活的植被,湿热环境几乎扑面而来。

胶状鳞伞最适合煲汤是美容养颜佳品。

胶状鳞伞并不独爱大棚,它还喜欢闲置的老房子。在沅江胭脂湖周边、草尾镇等地,有很多上世纪70年代的红砖房闲置。这些房屋大多建在田野、排水渠边上,里边湿度大,又加上红砖房天然的保温保湿,适合胶状鳞伞生长。看到这一前景,当地很多闲置房、空置学校、工厂、废弃粮仓都被利用起来种芦菇。

相较于其他芦菇,大球盖菇更像一个追求自由的“浪子”。在沅江境内,春季能见到的大球盖菇基本上长在周边有水源的野地、菜土里。在漉湖芦苇场,谷雨前后正是大球盖菇破土“撑伞”时,它们被种在一片靠着小水沟的芦苇丛中,地面简单做了平整做出垄沟,芦菇一堆堆冒出来时,地里的芦笋也跟着拔节长成芦苇,看起来野性十足。被驯化的春生田头菇在沅江生长也不十分娇气,它们生长的环境只要将温度控制在15℃至30℃之间,空气湿度达到88%以上。但它又有自己的“小傲娇”,不同环境下种植的菇口味有差别,所以,它目前还只是在大棚里仿野生环境种植。

大球盖菇可以生吃

“吃”芦苇长大的芦菇,天生带“鲜”,是很多食材无法企及的。要说鲜,它的“哥哥”芦笋都甘拜下风。

最惊艳的是朵朵芦菇,和它的名字一样,它一破土就是一丛丛一簇簇连成片,像一座座金色蘑菇城堡。又因为长得像把小伞,它还有胶状鳞伞的美名。朵朵芦菇是沅江当地特有的野生蘑菇,即使被驯化可人工种植,它还带着十足的野性。跟其他菇类不一样,它的菇盖、菇腿都很薄,看起来水分极少,并不鲜嫩。别看它成片生长,采集起来,一大片也不过一小点儿。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朵朵芦菇简直为煲汤量身定做。搭配五花肉或鸡肉,先用大火炒熟,再加水用文火慢炖,熬制45分钟以上,朵朵芦菇中的胶质被激发出来。透明的胶质析出,用汤勺搅拌,浓稠得还可挂盘,而朵朵芦菇依然形状不改。这碗汤菇香浓郁,只需适量的盐调味,柔嫩顺滑的口感,每一口入喉,都像吸果冻。所谓的“天赐尤物”也不过如此。朵朵芦菇含大量的植物性胶原蛋白,美容养颜,当地人常常用朵朵芦菇做肉末汤,用陶制的土钵盛汤,放在炭火上慢慢煨,这碗汤出锅,仿佛粘腻潮湿的天气也能被驱散。

春生田头菇有点甜,它本是长在芦苇荡里的野蘑菇,并不是沅江的“专利”。但它被驯化后,只在沅江的芦苇基质土上成功种植。如今的春生田头菇已经走出沅江,去往同样有芦苇的安乡、津市、汉寿等洞庭湖周边。有意思的是,即便这些地方的环境基本相似,但只有在沅江种出的春生田头菇才带着淡淡的甜味。

王婷检查芦苇渣发酵堆是否发酵完全。

王婷为种春生田头菇,准备芦苇基质。

刚长出来的春生田头菇探出深灰色的小菌盖,小心翼翼打量新世界。到了采摘时,它却长成圆盖长腿的“谦谦君子”。但春生田头菇绝不是徒有颜值的菇,它的营养价值在一众食用菌中遥遥领先。春生田头菇总糖中多糖占比80%,而多糖是食用菌中主要的药用成分。它的维生素B族含量远高于黑皮鸡枞、双孢蘑菇等,维生素B主要参与生理代谢,能降低血液胆固醇,影响生长发育,说它是天然的维生素B也不为过。

春生田头菇又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食材,不管烹制什么,只需加一点儿,都会增添独特的鲜美。它可以和五花肉合炒,春生田头菇吸收了五花肉的油脂,口感更鲜嫩爽滑,而五花肉在与春生田头菇炖煮碰撞的过程中解除油腻,香糯不腻,它们的荤素搭配调和出最平衡的味道。口味清淡的,将春生田头菇炖汤、清炒、下火锅皆可,它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还带点微微的甜,一口咬下去,还能听到轻微的脆响。

除了鲜食,为了留住春生田头菇的美味,当地人常常用它和黄豆、牛肉一起制酱。春生田头菇切丁,和煮熟的黄豆、牛肉末一同熬煮,在油反复浸润之下还能保持脆感。用它来拌饭或者下面,香呐!

沅江芦菇中还有一种大球盖菇,它是仿野生环境种在野地或菜土中的。出菇时酷似松茸的它还有个“平价松茸”的外号。大球盖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肉感”。它刚出土就十分圆润,待长成大蘑菇时,胖白腿和褐色的大伞盖让人直吞口水。如果不介意,它还能生吃,只需要将它周身的芦苇渣洗干净,便可直接食用。生吃大球盖菇,有种食物未断生的气味,但它肥厚的肉质让人咀嚼出满足感。大球盖菇是营养非常全面的菇,鲜食的口感最好,它的菇盖细腻,菇腿厚脆,带着浓郁的清香气。

大的大球盖菇可长到一斤,一个菇就能做出一盘足量的佳肴。若是迫不及待想尝尝它的鲜味,直接让它的菇盖和菇腿分离,菇盖切成斜三角,菇腿切片,在沸水中放盐焯5至8分钟,过冷水保持脆感。一部分可用青椒、五花肉爆炒,这种直截了当的炒法虽然粗暴,但依旧保留食材本身的鲜味,简直是下饭神器。另一部分调好料汁,直接换成凉拌,大球盖菇的肉感和鲜味牢牢锁住,用来下酒最好。

另外,在沅江的芦苇基质土上,还种了黑皮鸡枞、羊肚菌等菇类,只是还未量产。这些用芦苇种出来的芦菇除了在当地有少量鲜食外,基本上做成各种各样罐头装的产品。如今在市面上能看到的有开盖即食的朵朵芦菇汤、保持鲜食的清水系列,还有各种各样的芦菇酱。

芦菇春秋限定款过时不候

在沅江,并非所有的雨季都是芦菇季,若非人为干扰,芦菇一年只在春、秋两个季节生长,且每一季芦菇都是限定款。它的采收期一个月左右,不超过六批次。

芦菇自然生长的温度一般在15°至30°之间,符合它生长条件的只有春季和秋季。每年春节过后,春季芦菇下种,沅江芦菇种植户迎来最忙碌的时刻。他们要将往年种过芦菇的芦苇基质土铲出,换上新的芦苇基质土,并像种菜一样垒好垄沟。芦菇种植很讲究,需要严格按照种植标准种菇,每道垄上只能放八绺菌包。菌包打散分成大块和碎块,大块的菌种放在铺好芦苇基质土的垄上打底,上面铺一层薄薄的芦苇基质土,撒上细碎的菌种,再用稍厚的芦苇基质土覆盖。

这样层叠埋好菌种后,为了确保垄沟湿度,还要淋上充足的水分。接下来,还需根据天气情况,每天适量在垄沟上洒水保持湿度。这样等待一个月左右,若气温回升快,垄沟上白色的芦菇菌丝慢慢散布到田垄,小芦菇破土而出,第一茬芦菇3天后就可以采收了。

在收获一季芦菇后,留下来的这些芦苇渣里含有大量的菌丝,菌丝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转化成氮肥,能增加土壤的腐殖质,改善土壤。将它放入芦苇场或者种庄稼,又是一个新的有机循环。

撰文/潇湘晨报记者伍婷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湘地理吃芦苇长大的沅江芦菇,敢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