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眼中的中国现代散文巅峰之作湘行散记 [复制链接]

1#

《湘西散记》《湘西》是沈从文两部杰出的散文集,它们均完成于上世纪30年代,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湘西的面貌,代表了沈从文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前者记述了年冬至年初作者乘船返乡省亲,沿沅江上溯时的旅途见闻和个人感兴;后者则主要介绍沅水流域的景观、物产、风土、民情,以澄清人们对湘西“荒唐不经”的误解,收到辟谬理惑的效果,并希望湘西在新旧交替的动荡社会中得到重造。

两部集子内容特异,思想蕴藉,涵泳遥深,内容上相互补充,相互辉映,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其鲜明的特色,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标一格。

01内容特色:展现湘西独特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历史习惯和民事哀乐

沈从文于年生于湖南凤凰县一个行伍家庭。十五岁时便参加了地方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辗转生活了五年,获得了社会状况的丰富认识。年他来到新文化的摇篮北京。

此后他基本上客居北京,但青少年时独特的生活经历,使他对故土乡亲*牵梦萦,充满温爱,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深沉感情。于是他把对故园的真挚依恋诉诸笔端,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湘西为创作题材,成了文学史上的奇观。

湘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湖南西北角,正当湘鄂川黔四省交界处,东以沅水、雪峰山与湘中分隔,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儿显得相对孤立、偏僻、闭塞,传说正是陶潜《桃花源记》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之处和夜郎国所在。

这里岩溶地形发育,造就山高崖陡,谷深洞幽,流急滩险的独特地貌。更兼汉族、苗族、土家族杂居,各民族习俗相互影响,多元文化兼容并包,使这儿蒙上一层诡异神秘的面纱。

作家正是运用他那支生花妙笔,去表现湘西那独特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历史习惯和民事哀乐,使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区域放射出特异的光彩,产生了神奇的魅力。

在作家多彩的笔下,故乡的山水仪态万千,清奇秀美。白河是“夹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青翠,岩石黛黑。水深而清,鱼大如人。”而辰河“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

山光水色,交相辉映,色彩斑斓,如诗似画。有些景物描写充满了牧歌情调,给人超尘脱俗之感,恍如进入世外桃源。

在《湘西·沅陵的人》中,他写道/p>

“溪流萦回,水清而浅,在大石细沙间漱流。群峰竟秀,积草凝蓝,在细雨中或阳光下看来,颜色真无可形容。山脚下一带树林,一些俨如有意为之布局恰到好处的小小房子,绕河洲树林边一湾溪水,一道长桥,一片烟。香草山花,随手可以掇拾。”

当然故土也不免蛮荒落后,《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中就写到所办学校附近常常虎豹出没,野猪大蛇横行,野狗白日里成群结队在林莽中游行,“见人不惊不惧”的情景。岭上土地丛林与洞穴,是烧山种田人,猛兽大蛇割据之所。

湘西的社会风光同自然景色一样,古朴诡谲。那悬挂在半空中去水三十丈上下的吊脚楼,那充满牛粪桐油气味的小小河街,那酬神还愿巫师的锣鼓,那揉合了庄严与瑰丽的促橹长歌声,以及杂揉了神性与魔性,古艳动人的神话传说等等,都含着一种诡异古野的美。

我们也许见过白天龙舟竞渡的情景,却没听说过湘西人点着火把,把这种游戏延续到半夜;我们也许见过迎神赛会,却没见到湘西苗人演出酬神戏、傀儡戏壮观的场面,听到转轮藏转动时那凄厉而绵长的龙鸣声;还有那赶尸的传说,放蛊、晒草蛊的习俗。一切都显得那么荒远原始,怪诞迷人。

湘西人憨直、率真、豪爽、慷慨,又粗野鲁莽。当“我”出钱让七老上吊脚楼取乐,他却到河街买了“我”喜欢的橘子回船。(《湘行散记·辰河小船上的水手》)当牛保拿一包核桃给“我”品尝,“我”拿了五角票子表示要买时,他非常生气地把核桃抢了回去。《湘行散记·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尽管“我”当时是很受他尊崇的有学问的人;洪江油船麻阳船主则“会喝酒、打牌,且豪爽大方;吃花酒应酬时,大把银元钞票从抱肚掏出,毫不吝惜。

水手多强壮勇敢,眉目精悍,善唱歌、泅水、打架、骂野话。(《湘西·常德的船》)他们还保有楚人那份豪悍雄强的游侠气质和淳朴古风。如《凤凰》写到“子弟儿郎们照规矩与嫂子一床同宿,亦无所忌。”“板三”*博,反手间“输*牛一头,银元一百两百……不以为意,扬长而去,从无翻悔放赖情事。”,而决斗时:

“两人用分量相等武器,一人对付一人;虽亲兄弟只能袖手旁观,不许帮忙。仇敌受伤倒下后,即不继续填刀,否则就被人笑话,失去英雄本色,虽胜不武。犯条款时自己处罚自己,割手截脚,脸不变色,口不出色。”

慷慨好义,负气任侠的楚人本色跃然纸上。作家笔下的许多人物还充满了传奇色彩,如《五个*官与一个煤矿工人》中的那个煤工,戴水獭皮帽的朋友,《老伴》中的沈林、赵开明,虎雏祖送、大鼻子印瞎子都有不凡的传奇经历,仿佛是湘西那种特异环境派生出来的。

以上的一切,再蒙以屈原、陶潜等为代表创造的浓厚的楚地神秘文化色彩,就使那自然景色,社会风光放射出怪异神圣之光。这是两部散文集引人入胜,艺术魅力长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02思想特色

1、它写出了湘西所承受的历史重负和乡民生命的沉重

尽管湘西僻远蛮荒,但历代的统治者并不因之而放松辖治。他们*治上采取歧视、苛扰的*策,经济上横征暴敛,尤其是近代以来湘川黔*阀的争权夺利,割据纷争,使湘西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这片净土因之背上了历史重负。

在《湘西·辰溪的煤》中,沈从文写道“富源虽在本地,到处都是穷人。”有“小重庆”之称的湘西中心洪江即为湘黔*阀反复争夺之地,而每次争斗,都使许多无辜生灵惨遭涂炭。

作品还多次写到部队开到邻地邻省“就食”苛索鱼肉百姓之事,它直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为避兵役,为求生存,许多人铤而走险,上山落草。更兼湘西民性强悍,喜欢械斗和仇杀,《湘西·沅水上游的几个县分》中写着:“强梁好事者既容易生事,循良的为生存也就力图自卫。”社会治安就更趋恶化。

而这些“牧民者”对湘西的统治“方略”息息相关。乡民们世世代代在贫困和死亡线上挣扎,承续着相同的人生命运,他们的“生活仿佛同‘自然’已相融合,很从容的各在那里尽其性命之理”,“他们应付生存的方式……竟好象今古相同,不分彼此。《湘西散记·箱子岩》

千年不变的风景:汤汤的流水,古老的码头,逼仄的河街,灰色的渔船,弯着腰的纤夫,负着煤的矿工,奔走四方的烟贩,历经劫难的船夫……深沉庄严的生命感伴随着沉重的历史叹息,《湘西散记·年1月18日》一文中写道/p>

“历史对于他们俨然毫无意义,然而提到他们这点千年不变无可记载的历史,却使人引起无言的哀戚。

《老伴》中赵开明的经历正是这种轮回的最好注脚。沈从文曾在《水云》中说:

“我是个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只信仰‘生命’。”

他的思考是冷峻的,而感情是真切和无奈的。

2、作品表现了对湘西下层人民生存状态的严重关切

在两部散文集的人物画廊里,有船主、保丁、士兵、差役、土匪、山民、烟贩、艺人、纤夫、水手、煤工、妓女等各色人等,但作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