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猴 [复制链接]

1#

猴场会议被周恩来誉为是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的前夜。瓮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黎平会议后,中央红*挥戈向西北方向挺进,斩关夺隘,横扫黔敌,突破王家烈的清水江河防,连克剑河、镇远、施秉、*平、余庆等县城,把十几万敌*甩到了湘西南,打乱了敌人的部署,使蒋介石企图在沅江以东“围歼”红*的计划破产。
  红*在周恩来、朱德等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按毛泽东“避实就虚”的正确建议,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扫黎平会议前的被动挨打局面,极大地提振了革命士气,但对比敌我形势,无论是在兵力数量、还是在*事补给上,红*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广大将士在血与火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左”倾*事路线的错误给红*带来的危害,背离了*长征的初衷,希望尽快结束“左”倾错误领导,确立实事求是的战略方针,在转移中摆脱敌人围剿,实现自身发展壮大。
  年12月31日下午至年1月1日凌晨,中央*治局在猴场宋家湾召开会议。会议的焦点在于中央红*的行*方向问题,究竟是按照黎平会议精神继续一路北上,到黔北地区建立根据地,还是折返湘西,与红二、红六*团会合。
  经过激烈的争论,会议作出了《中央*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确立了向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进*的*事路线,再次重申了黎平会议作出的*事部署。
  猴场会议再次肯定了关于中央红*在川黔边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彻底否定了博古、李德坚持中央红*去湘西与红二、红六*团会合的错误主张。《决定》指出,“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委必须在*治局会议上作报告。”
  会后,中央红*按照会议作出的部署,以势不可挡之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年,猴场会议会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5月,猴场会议会址被中宣部列入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年10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是中国共产*成立周年,自*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猴场会议会址成为了*史学习教育打卡“热地”。从全国各地到猴场会议会址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大家在这里追寻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红色文化魅力,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
  红色故事1:
  “苗娃兵”两次入伍当红*  
  红*长征先后四次经过瓮安县境内,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在瓮安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生动的长征故事。其中瓮安的“苗娃兵”陈靖,就是红*长征在贵州期间,曾两次入伍的红*战士。

鸟瞰猴场会议会址。瓮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个“苗娃兵”乳名叫桥生,年生于贵州瓮安猴场陈家湾,父亲陈耕曾是蔡锷“护国*”里的营长,母亲阿越是勤劳善良的苗家女。
  年10月,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团进入瓮安松坪,16岁的桥生在父亲的支持下,由一位叫刘光荣的红*宣传兵介绍加入了红*队伍,留在*团主力十八师师部,跟在师长龙云身边。
  不久,红*在白沙、甘溪一带与桂、黔、湘三股敌*共计24个团的兵力遭遇,战斗极为惨烈。桥生在这场战斗中与队伍冲散,几经周折回到家中。
  年1月,红二、六*团到了石阡、余庆一带,桥生父子闻讯连夜出门,第二天下午在余庆县城找到了红*,再次成为一名红*战士,踏上了革命的征途,从此桥生改名“陈靖”。
  多年后,原解放*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将*在北京见到陈靖时,随情吟出了“回眸腊子口,难忘苗娃兵”的诗句,由此可见,陈靖这个“苗娃兵”留在红*队伍里的印象是极深的。
  红色故事2:
  学打草鞋送红*
  “蛤蟆死了四脚伸,草鞋烂了四根筋。打双草鞋送给你,保护红*好长征。”这是当年瓮安“干人”(当时对穷人的称呼)送别红*时唱的民谣。
  红*从江西出发时,根据地的群众给红*每人发了两双鞋。他们一路走来,大多数红*战士的鞋都破得不能再穿了。到了瓮安,红*脚上的草鞋只剩下两根筋了,有的甚至在战斗中跑掉了。红*走到哪里,休息的时候就打草鞋。每一个指挥员都深知,保护好脚是多么重要啊!没有鞋,怎么能长征,没有鞋,怎么能冲出敌人的围追堵截。
  年12月29日,红*三*团在拂晓攻占瓮安县城,有一个班的红*住在西门李芳清家。李芳清家很穷,一家人靠帮地主家烤酒为生,烤酒的地方虽是茅草屋,但地势较宽敞。红*战士们一住下,就请李芳清给他们弄点糯米草来,他们要打草鞋。李芳清家酿酒,平时家里就要备不少的糯米稻草,李芳清给红*战士送了些去。看着一捆捆谷草红*战士高兴得如获至宝,战士们你争我抢,马上打起草鞋来。
  心灵手巧的红*战士打好了一双草鞋,通过修剪,整理成型后,往腰间一挂,又开始打第二双。李芳清觉得好奇,加之本来家里就穷,想学到红*打草鞋的手艺,既可解决一家人的穿鞋问题,又可以打草鞋去卖,赚几个盐巴钱。于是她一边为战士们帮忙,一边问这问那,战士们看她热情,就问她:“学打草鞋吗?”
  “想学呀,你们教我不?”
  “只要你愿学,我们教你。”
  就这样李芳清跟红*学起了打草鞋。红*从怎样搓爽子,怎样搓耳眼绳,怎样加工谷草到如何取尺寸,如何编谷草,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教。在红*战士的精心指导下,李芳清很快就学会了打草鞋。红*在瓮安的几天时间里,李芳清打了十多双草鞋,红*临走时,她把草鞋全部送给了红*战士。
  红*离开瓮安后,李芳清和其他干人一样做起了草鞋生意。后来红*又过瓮安时,干人们把他们平时打的草鞋送给红*,希望红*能穿着他们打的草鞋,去为天下的贫苦大众翻身打出一个新天地。
  后来,李芳清把她打的草鞋称为“红*鞋”。
  红色故事3:
  留下青竹为后人
  红*长征期间强渡江界河,能够打跨*阀林秀生、侯之担,江界河边的那片竹林功不可没。

猴场会议会议室。瓮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80多年前,江界河两岸长满了竹子,靠近犹家坝的竹子特别粗壮。红*到江界河边准备渡江时,发现河里的船都被国民*匪兵拖走和烧掉了,红*要过江,就只好自己动手扎竹排。
  当天下着毛毛细雨,江风夹着寒气吹得人打抖,红*一个工兵连由几个群众带着,顾不上寒冷的天气,带着柴刀、斧头穿进竹林砍竹子,参与砍竹子的人都想早点打过江去,干起活路来麻利得很。
  正当大家砍得正来劲的时候,一位当过篾匠的红*来了,他提醒大家要分清公竹母竹,不要全砍了,几根母竹中间要留下一根公的,要不然,砍光了母的或公的,一笼竹子就全死了。他还跟大家说,砍竹子要砍老的,留嫩的,带队的红*觉得有道理,就提醒大家跟当过篾匠的红*学认竹子的公、母、老、嫩。还说:“我们打仗就是为了穷苦人过上好日子,如果把竹林砍死了,寨子里的人家编个箩箩背篼都没得竹子。”
  竹子砍够了,红*就扛到江边扎竹排,还扎了几个双层的,靠着竹排,红*顺利渡过江去。红*为人处事桩桩件件都没有忘记为穷苦人着想,为长远着想,留下青竹为后人的举动,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史学习教育:
  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
  “猴场会议是红*进入贵州,继黎平会议之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6月26日,贵州民族大学师生赴猴场会议会址开展*史学习教育,在新*员代表入*宣誓结束后,贵州民族大学*委副书记、校长王林利用猴场会议会址作为“活教材”,开展了一场题为“伟大转折的前夜”的专题*课。
  瓮安县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除了猴场会议会址之外,还有强渡乌江战斗遗址、桐梓坡农会和游击队旧址、擦耳岩长征历史步道、冷少农烈士故居、舒葆初烈士故居等红色资源,为开展*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
  用好用活这些红色资源,瓮安县精心谋划开展参观一次革命遗址、聆听一次红色*课、高唱一曲红歌、参加一次现场教学、重走一次长征路“五个一”系列活动,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通过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有力推动了*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参观一次革命遗址,重温红色记忆。瓮安县积极用好猴场会议会址等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瞻仰“参观一次革命遗址”活动,让大家在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中重温红色记忆,赓续共产*人的精神血脉。  
  聆听一次红色*课,牢记初心使命。瓮安各级领导干部、基层*组织书记、*员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等作为授课人,结合红*长征四过瓮安的历史故事以及冷少农、舒葆初等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对广大*员干部进行“四史”教育。

游客在猴场会议纪念馆内参观。瓮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高唱一曲红歌,激发昂扬斗志。在瓮安红色教育基地,广大*员干部、人民群众高唱《没有共产*就没有新中国》《我和我的祖国》《十送红*》等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激发了广大*员干部、人民群众的爱*爱国热情和昂扬斗志,进一步坚定感*恩、听*话、跟*走的信心和决心。
  参加一次现场教学,讲好红色故事。通过组织*员干部、中小学生、志愿者等参加一次现场教学,与瓮安六小组建了第一批红色故事“小小讲解员”团队,进一步讲好瓮安红色故事。采用VR形式,呈现“红色特工冷少农”“猴场红*鞋的故事”“红*干部休养连诞生记”等瓮安红色故事。
  重走一次长征路,体验长征精神。借助国家启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把红*长征经过瓮安的“长征步道”建设作为特色亮点来打造,在保持原有长征线路及环境风貌的前提下,在长征沿线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因地制宜分段建设2条具有教育意义的“长征步道”。年,瓮安“擦耳岩长征历史步道”成为贵州省首批10条“最美红*线路”之一。
  *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瓮安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传承作用,组织*员干部群众到红色遗址遗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积极创新,为*员干部群众提供形式多样的平台和载体,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推动*史学习“火”起来,让大家在*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猴场会议会址管理所所长王维飞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开展‘五个一’活动,开展好红色教育培训工作,以‘红色+旅游’为抓手推进当地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让当地百姓共享红色旅游发展成果。”
  特写:
  做足绿色产业“大文章”
  站在海拔多米的贵州*红缨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园基地,举目四望,满山茶树,行走其间,茶香醉人。这里,是瓮安县建中镇省级现代高效示范园区。  
  每逢茶叶采收旺季,茶山上站满了采茶人,茶树间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茶园里显得格外热闹。“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兰金琴是茶园附近的村民,一大早丈夫就骑上电瓶车送她到茶叶基地采茶,一个茶季下来,挣钱贴补家用不是问题。

瓮安茶旅一体化农业园区。瓮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瓮安*金芽的核心产区,贵州*红缨茶业有限公司目前拥有*金芽种植示范基地余亩,另有亩白茶、亩绿茶及少量其他试验品种。
  建中镇现有鑫产园茶业、*红缨茶业、天顺农业等9家大中型茶企。“通过打造村级*支部、脱贫攻坚驻村工作临时*支部、茶山茶叶*支部三个支部联合示范点发展产业,目前全镇茶叶有3万多亩。”建中镇人大主席兰明奎介绍,目前茶产业已基本覆盖全镇,每年需要上万名工人,有效解决建中及周边乡镇的部分务工需求。
  “我们致力于一、二、三产业的系统布局与深度融合,以茶为媒,创建美丽乡村主题田园综合体,开发特色文旅小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贵州*红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红缨说。
  建中镇年4月正式启动茶旅一体化小城镇建设,全镇以茶叶产业为基础,茶旅融合为方向,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实施特色小城镇建设,推进产城融合进程,环境立镇、产业兴镇、城建带镇、旅游活镇,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欧标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将茶旅核心区打造成集观光、采茶、垂钓、户外运动为一体的休闲养身之地。
  承接脱贫攻坚,开启乡村振兴。一片小小的茶叶,不仅成就富民产业,更带动旅游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能。“在发展茶叶、烤烟等产业基础上,我们正持续发展茶旅融合,打造茶旅示范小镇,这也是迈向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兰明奎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李坚

编辑徐然

编审王璐瑶施昱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