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南方省份兼顾防汛抗疫新华社客户端 [复制链接]

1#

7月16日,在安徽无为长江大堤外护圩三垄圩段,武警安徽总队芜湖支队的官兵搬运沙袋,准备加固子埂。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新华社合肥7月24日电题:中国南方省份兼顾防汛抗疫

新华社记者

校舍消毒、配发口罩、饭菜留样、流行病知识科普……安徽省芜湖市荻港镇人大副主席万发云已如此忙碌20多天了。

万发云驻点负责的荻港中学虽不是抗洪最前线,却因人员聚集居住而成为防疫工作的重点。

“洪灾发展到现在,血吸虫病是高风险传染病,中风险的是呼吸道传染病、新冠肺炎和生活饮用水安全。感染性腹泻、霍乱和菌痢,以及食源性疾病、中暑等属于低风险,但也不能大意。”万发云一口气说完,这些都是她和驻点的医生、镇村干部时刻要警惕的问题。

7月18日,荻港中学陆续有群众入住,目前已累计安置46名转移群众。“每天都要量体温,换一只新口罩,卫生间飘着浓浓的84消毒液味道,闻着就放心。”住在这里的庆大村村民程道英一边说,一边点燃房间的蚊香驱蚊。

当前,中国南方正在经历严峻的洪涝灾害,汛情与疫情叠加带来的多重隐患被当作头等大事对待。

这是7月23日在安徽省阜南县拍摄的关闸后的淮河王家坝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管理,但中国仍未放松对疫情的防控。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抢险救灾工作,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避免疫情出现反弹。

湖北省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也是此次汛情中受灾严重的省份之一。按照湖北省防控指挥部要求,省内所有洪涝区由专门的防疫队进行疫情监测,强化发热门诊和巡回医疗队的哨点监测,以及水质、环境监测。

76岁的方么荣是从武汉天兴乡天兴洲转移到街道口小学东方雅园分校安置点的。天兴洲群众共人已全部转移,无法投亲靠友的人则集中安置在这里。

天兴乡党委委员车富强说,已安排专班对安置点进行定时消杀,并保障居民生活、医疗等基本服务。记者看到,这里还特别设置了红外线体温监测专用通道,任何进入生活区的人员都要先测量体温。

“我们尽可能选择学校等卫生条件较好的场所设置灾民安置点,确保不因聚集传播疫情。”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说。

堤上抢险,堤下防疫。对于仍处于主汛期,防汛救灾任务繁重的南方各省而言,一线干部群众和部队防汛人员作为抗洪主力,与被转移安置群众一样,同是健康监护、疫情防控的重点对象。

“我们每天派医护人员巡堤,对出现不适或外伤的防汛队员进行现场诊断和包扎,并指导做好防虫、防蚊、防中暑、防痢疾等预防措施。”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书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力说,社区成立的8人医疗保障小组要负责多名防汛人员的卫生服务工作,“对发热病人,则按防疫规范的要求及时转送发热门诊”。

洪水还为中国的防汛防疫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挑战。

湖南省岳阳市是血吸虫病重点疫区,除平江县外均为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面积约占湖南省一半,涉及人口达.9万人。

自进入7月主汛期以来,岳阳接连发生多次强降雨,湖区水位持续上涨,洞庭湖区所有堤垸、长江干堤绝大部分堤垸都已超过警戒水位。这使岳阳大部分有螺洲摊被淹没,疫区居民和参加抗洪救灾人员面临急性血吸虫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等危害。

7月17日,在岳阳市华容县华容河附近,货车用“以车代仓”方式储备防汛物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

岳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针对岳阳血吸虫病防控范围广、人员多、难度大等特点,目前已对参加防汛的抢险队员、大堤值守巡查队员进行登记造册、适时化疗,全市共排查25万人,人接受化疗。同时针对重点堤段、可疑水域等高危易感环境进行每周两到三次灭蚴,待洪水消退时,再对垸外洲滩钉螺进行地毯式喷杀,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环节。

不仅如此,原本生活在湖洲的病媒生物东方田鼠、黑线姬鼠也因洪水内迁,不止啃食农作物,也成了防疫隐患。

在尝试不少办法后,湖南省常德市、岳阳市一些湖畔县市区采取了包括投放生态鼠药、设置电子捕鼠器、修筑临时防鼠墙等方法应对鼠患。

“剧毒急性鼠药早就禁用了。我们分发的生态鼠药能灭鼠,但一般要5天以上。”沅江市茶盘洲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谢柏春说,药物灭鼠见效较慢,不能及时发现收集处理的鼠尸还可能污染环境,当地决定尝试新方法。

15日晚,茶盘洲镇农技人员在玉竹村用一套电子捕鼠器做实验,捕鼠效果显著。旋即,茶盘洲镇紧急购进40套电子捕鼠器。

战“疫”号角未息,防汛战鼓未停。中国南方各省份的干部群众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新的战斗。(记者马姝瑞、喻珮、张玉洁、陈尚营、侯文坤、田中全、谭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