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地他乡旅行,当地的文化与历史都是必须要好好了解的,而若想快速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往往有两个最好的去处,一是到当地人生活之中去,听听本地人最真实的介绍;二是去当地的博物馆,去了解最系统、最全国的图文与实物介绍,这两个方都很简单、直接、有效。
正因为如此,所以渝帆每到一个地方,都有去当地博物馆参观的习惯,因为每个地方的博物馆,肯定均是经过当地文化领域的权威专家们认真梳理过的,而且图文并茂、直观易懂,往往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对当地的文化作一个简单的了解。
益阳,得名于益水之阳,据东汉时应劭说:“在益水之阳,当为县名。”清人周树荣有“益阳赋”云:“益水所经,水北曰阳,县以此名。”由此观之,经流益阳之大江资水 ,古或为益水。街市在江北向,故称益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益阳之名,几千年来无论辖地怎么变异频繁,其名却从未改过,就此而言,益阳可与河北邯郸、四川成都齐名,全国再要找不出另外的城市。
益阳,别名“银城”、“丽都”、“羽毛球之乡”等美誉,是一个位于洞庭湖边的湖南省地级市,它地处湖南省北部,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及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国字头荣誉,自古是江南富饶的“鱼米之乡”。
益阳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区境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出土文物证明,距今年左右,在今安化县马路口、赫山区邓石桥和沅江市漉湖等地,就已形成村落。在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益阳发现了几件巨型磨制石斧,堪称“石斧之王”。石家河文化巨型带槽大石斧是年益阳县笔架山新明村发掘出土。巨大的石斧距今约多年前,其体形硕大,份量沉重,磨制精美,不见使用痕迹,应是部落首领权威的标志(如上图)。
此璧出自战国时代,玉璧双面均饰有凸起涡纹,壁旁各附有一透雕凤首龙身怪兽,凤昂首向上,龙背弯曲,造型优美生动,据所知是世界唯一。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凤是楚文化的标识。在古代楚人看来,凤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化身。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表明,楚人是祝融的后裔,而祝融是凤的化身。凤叱咤风云的浩气和异彩纷呈的风采,正是楚文化精神的绝妙象征。现在益阳市博物馆馆徽的造型就来自于它!
益阳博物馆的青铜文物特多,很多都是国家一级文物,这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的经济已经十分繁荣。
里面有不少是当时楚国贵族们使用过的青铜物件(当时益阳属于楚国的地域)
除了一些青铜器皿以外,博物馆还收藏了不少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青铜兵器,几千年过去了,这些兵器还依然锋利,令人不得不感叹古人当时的冶炼技术。
上图中间是一件战国菱形纹铜矛,它所采用的工艺十分精湛,矛上所装饰的菱形纹饰与越王勾践剑如出一格,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闪烁着凛冽的寒光。该矛为宽体狭刃圆本式,骹较大,骹呈弧形,中脊自锋突起至骹部,脊尾饰浮雕兽面纹,矛表面通体饰隐菱形纹,表面呈铜绿色。
蟠虺(音pánhuī),蟠虺纹,传统寓意纹样,青铜器纹饰之一,又称“蛇纹”,以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 唇口,短颈,溜肩,球腹,平底,上覆一盖,盖上有四个小兽形钮和四个小扣。腹中有四个兽形系,颈与腹下部饰螭虺纹。腹部中间有四个对称凸起圆饼,通体呈铜绿色。
益阳博物馆的青铜器很多,每一件都很精美,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有的渝帆也已经记不太清楚,但并不因此而影响它们的价值。
益阳以前还有官方钱币制造工厂,在益阳博物馆还呈列着当时铸造过的钱币模具。
益阳博物馆共设有《银城往事—益阳历史文物精品展》、《生命签证—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博士拯救犹太难民事迹展》、《竹艺之美—益阳竹文化陈列》、《益阳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益阳古代石雕石刻》等几大展馆,展示的文物既有古代稀世文物珍宝,又有反映“生命签证”等独具特色的近现代名人事迹及文物史料和精美的竹艺品,不愧是了解益阳文化的好窗口。